考题再现
命题作文:我和你(60分)
要求:①记叙文为主;②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③不透露真实的地名、校名、人名等相关信息;④不少于 600字:
优秀佳作1:
我 和 你
你是一本跨越大半世纪的书,我是一少年,关于你,我一读再读。
初读
小时候,家里便摆着一卷你的诗集。我第一次读你的文章,翻开那些字都认不全的诗集,看到这样一句:“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,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。”这句话像一汪水,混在浪潮肆虐的海洋中拍打着岩石,撼动灵魂的掷地有声的文字在胸腔激荡,却又柔软皎洁得催出人的泪来。你仿佛从混沌中盛起一碗清酒,其绵长浩荡,自在百年酿就的月光里。
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啊,那时我自是不明了的,但是最直观的文字的美感,透过纸背,一下穿入我心底。
初读你,我懂得,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,书生意气、挥斥方遒的洒脱无畏。初读入心,这就你最初的清透纯净的模样!
再读
再遇你,我翻阅图书馆的散文集时,看到扉页上有人用小楷写了一段文字—“若逢新雪初霁,满月当空,下面平铺着皓影,上面流转着亮银,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,月色与雪色之间,你是第三种绝色。”我眼前的句子啊,每个笔画都像闪着光,把阅览室小小一页纸,映得流光溢彩,璀璨夺目。
当你的名字映入眼帘,我一下便了然了这份熟悉。余光中,原来这份对你文字语调的心悦,便融通在时光的彼岸,多年未见,乍见仍欢。
再读,这首是良辰美景佳人吧颦笑间是带着光的,是踏月而来的欣喜,美得像融金的彩绘。先生笔下的人是绝色,文字和景物更是绝色。后来,有人称先生是“诗坛最后的守夜人”,这样干净澄澈的字眼,我开始读懂你作为一个诗人的浪漫,作为一个文学家的酒脱,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澄明再读入骨,这是你清明雅士的模样!
永恒
2017年的12月14日,诗坛这颗耀眼的星星陨落了。这消息,一下刺入了我的心。重读一首首美得像画的诗,重悟一个年代的耀眼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“烧我成灰,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厚土。那无穷无尽的故国,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,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,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”。
如今,先生是否站在明月上酒入豪肠,酿七分月光,啸三分剑气?先生吐出的,是隔着海峡的赤子忠心,是融入血脉的炙热乡愁,是中国崛走的岁月见证,是深情不渝的华夏赞歌。
我捧着泛黄的诗集,那些故人一样的文字撼动着灵魂涌起惊涛骇浪,干涩的眼眶却攒不出半滴泪,原来在人哀恸感伤到一定程度,眼泪是往心里流的。我读完了一本诗集,读懂了一个诗人,读透了一颗乡愁里浸染的赤子心。永恒赤子,这是你坚贞爱国的模样!
你,余光中先生,是一本跨越大半世纪的书,我含着泪一读再读。
我和你,在永恒的国度里飞翔!
优秀佳作2:
我 和 你
古大街落在小城的一隅,清新婉约,安静秀美。
并不是不喜欢繁华的都市生活,只是喜欢这清一色的天,悠长寂寥的小巷,殷勤朴实的人家……
还有这里的你。
你的早餐店挤在一间不大的胡同里,清晨,落着暖暖的光。我伸出蜷在衣领里的头,小声道:“一袋豆浆,一个包子。”你利落地束起长发:“好!”
弯下腰,从屋子里搬出一箱来,轻轻揭开盖子,暖意融融地飘散在初冬微凉的空气中,染得你清秀的眉眼温情且蒙眬。你制止了我去拿最上面一层豆浆的做法,轻轻摇了摇头,伸进底层的被热水捂得极暖的盆子中替我拿出最为暖和的豆浆。
你握住我冰凉的手,似是嗔怪地看着我,然后将豆浆覆上我的手,豆浆的暖意似爬山虎,自顾自地,在心头开出一茎芬芳,温暖迷人。我看着你,像看自己的亲人。
彼时,太阳已不紧不慢地升起,染上你清浅的眉眼,落下点点碎金。于是,远山般的眉目,便连绵成一派和煦的温柔,融在风景里。
被你热情地招呼进屋内,你一边在案板上忙活,一边自顾自地絮说:“你们这些小孩,冬天里竟穿得这样少。冻坏了可怎么好?”我一愣神向你报以微笑。你的睫毛,在微光下,落下一片淡淡的影,轻轻颤抖间,似一只欲飞的蝶。阳光疏疏落落地泊在窗枢上,你在窗口边忙碌,嘴角溢出一抹浅笑。是浅浅的温和,心底的柔软被轻轻触动,似落进一抹阳光,温软迷人。
我离去时,你跛着脚送我离去。此时才发现,你的脚是有疾的,心中不禁遗憾。
离去走的是古大街,也听闻了你的故事,原是异乡人,嫁于朴实的小城人,虽有腿疾,两人倒也相敬如宾,和睦幸福。
任何风景存在的意义都该如古大街般,给出逼仄的空隙,在红尘的艰难中,给在旅途中疲惫的灵魂一个心灵的憩所。
没有海枯,未经石烂,沧海桑田,还只是传说。携一路欢喜,看一路风景,听岁月的诗集在风中浅吟低唱。蓦然回首,这是古大街的风景,也只有古大街里的你,才这般绵长且深情温存而亲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