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亚圣孟子如此说道。“君子”一向被儒家视作最高人格,孟子将与人为善看成“最君子”的体现,足见“善”在孟子心中的至高地位。
“善”真的这么崇高
答案是肯定的。
心有多善,撑起的天空就有多和谐。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孟子如此说。思想巨子苟子却又说:“人之初,性本恶。”那么人性到底是善的,还是恶的呢?遗憾的是,这一问题至今还未有定论。窃以为,争论这一问题无关痛痒,人们要做的是“着意为善”。具体而言就是,说话、做事皆以善为出发点,求同存异,互相成就。然而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骨感,君不见,一些人稍有蛆龋,就恶语相向,抱以老拳?君不见,一些国家为了渔利,肆意欺凌别国,乃至开启杀戮机器?不善让罪恶没有边际,善良撑起祥和的天空。
心有多善,撑起的天空就有多强大。
老子云: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又曰: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。”人的善良也像水,有着强大的能量。这种强大实际上是一种包容性的强大,是人作为万物灵长的自信、优雅。在包容之下,人会妥善地对待外界,尊重外界,因此,更能遵照规律办事情。例如中国奉行“和平外交五项原则”,就是善良地对待他国,这也是合乎世界发展潮流的。而中国这样的善良获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,在这样善良的天空下中国与他国互惠5利,相携着走向强大。
心有多善,撑起的天空就有多快乐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在帮助他人时,内心是快乐的,有关研究指出这是人的“利他”本能决定的。那么从善良的角度看,当一个人的内心越善良,其“利他”本能被激发的频率自然越高,也就越容易快乐。需要持醒的是,人有各种各样的能力,善良也是一种能力,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,可以从自己做起,先去培养自己的善良,然后再去给予身边人善良。
善良撑起一片天空,这片天空和谐强大、快乐,在其下者幸福地徜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