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初中作文 > 中考作文

活泼是我们的主张「中考佳作」

时间:2024-07-05 15:43:28 中考作文 我要投稿

【材料一】

诗人朱湘在《少年歌》里说:“我们是小羊/跳跃过山坡同草场/提起嗓子笑/撒开腿来跑/活泼是我们的主张。”

【材料二】

毛泽东说:“把思想活泼一下。脑子一固定,就很危险。……要多想,不要死背经典著作,而要开动脑筋,使思想活泼起来。”

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根据要求,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①可以“活泼是我们的主张”为题,也可自拟题目;②可任选其中一则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,完成写作;③可以写记叙文,也可以写议论文,不少于600字;④文中不要出现(或暗示)本人的姓名、校名。


优秀佳作:


活泼是我们的主张

活泼是什么?是富有生机和活力吗?不是。是生动自然吗?不是。是不呆板?活跃热烈?都不是。我所说的活泼,是思想上的活泼。

孔子云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我们不能死读书,读死书。只读书不思考,就像一潭死水,如何有思想的碰撞、智慧的火花?只学不思考,只会按部就班,泛泛而谈。陆游说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要边学边思考,理论联系实际,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我们不仅要会学习,还要会思考。吾日三省吾身,每日三省,防微杜渐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
帕斯卡尔说过:“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”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思考。春秋时期,鲁国国王让鲁班造一座宫殿。鲁班的徒弟们每天上山用斧子砍伐木材,效率非常低,也非常辛苦。一天,鲁班在陡峭的山坡上滑了一跤,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。鲁班连忙用手抓住一把茅草,等他爬上来时,发现手里全是血。鲁班于是仔细观察茅草,发现它的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小细齿。鲁班经过思考,恍然大悟,用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锯树,果然省时省力。从此,锯子便诞生了。由此可见,深入地思考可能带来的是技术的革新换代。

历史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:“思想,也只有思想才是永恒的美丽。”现在许多人习惯于享受现成的乐趣,养成了随波逐流的恶习,甚至为了追名逐利背叛了良心,去抄袭别的思想,他们既不愿背负思想带来的压力,也没有抗抵舆论去追求真理的精神。这种人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称不上是什么大人物。所以,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,要让活泼成为我们的主张,让思想成为我们的主张!


活泼是我们的主张

东风吹来,皱了池水,绿了垂柳,也唤醒了我们的青春岁月。我们这一代新时代少年,用活泼、热情和执着写意着属于自己的世界,为这多彩的青春幕布留下了生机与活力。在一帧帧美丽的青春剪影里,活泼是我们的主张。

我们怀揣着憧憬,带着一丝紧张,携着一些稚嫩,跌跌撞撞来到初中大门。在这里,我们用活泼,绘制了一幅充满照起活力的图画。

美丽的校园晕染着丰富的文化。在校园的每个角落,都能看到我们充满活力的身影。我们用微笑和热情,去描绘青春的色彩。操场上,我们挥汗如雨,奔跑着,跳跃着,欢呼着,仿佛整个世界就是我们的。当篮球进筐,掌声响彻校园,这一刻,所有的付出,都得到印证;辩论场上,我们上演“诸葛亮舌战群儒”,挣得面红耳赤,但心中升起了一团火,燃烧着这激情的一刻;教室里,静静的,我们,手握钢笔一支,放笔记一本,带眼镜一副,用热情和活泼的思想,创作自己的作品,展示自我的才华。我们总是充满着热情和活力,让这份朝气充满今朝和未来。

“人生不如意,十固常八九。”在充满活力的时光里,我们拥有美好的同时,也不缺少雷电交加、风雨如注的时刻。在青春的幕布中挥洒,也总会遇到忧愁。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徒劳,这让我们懂得,未来还需努力。听到老师的鼓励、父母的关怀,同桌的加油,我们拂去心中的阴霾,充满自信,微笑前行,用积极迎接明天,书写青春的活泼,焕发青春的朝气。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我想,只要我们积极乐观,勇往直前,你会发现,我们的世界那么美好。此刻,青春的调色板上,也渲染着活泼的气息。

每当面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,那是一天最好的开始,新的一天,我们都会变得更加坚定,仿佛心中燃起了一把火,朝着未来的道路矢志不渝地前进。每每朗读到李白的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,都会被他雄浑的气魄所感染,再怀揣着屈原的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精神,伴着憧憬与希望,在人生的航道上劈风斩浪,绘制出未来的美好蓝图。

我们,正值花样年华,积极乐观,热情奔放,我们加快了成长的脚步,体验着新鲜事物,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,跨过坎坷与磨难,我们重拾希望与信心,青春种种,交错相织,绘出一幅完美的画卷,如果给这幅画取个名字,那就是:活泼,是我们的主张。


少年当活泼

活泼,作为一个汉语词汇,它的意思是富有生气和活力。它的反义词一般是呆板。如此而言,少年自当活泼,不可呆板。我们常说“这孩子天真活泼,真让人喜欢”,呆板的孩子一般是不能让人喜欢。这是人之常理。

梁启超在他的《少年中国说》中,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相比,说少年人如朝阳,如乳虎,如侠,如春前之草,如长江之初发源……这些都是在突出少年活泼的特点。

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,曾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亲笔题写校训“团结紧张,严肃活泼”。其实,这条校训用于少年,也是非常合适的,每一位少年在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”的同时,活泼更是少年之必须。

《咏雪》是我们熟悉的一篇精短文言文,文中“兄子胡儿”与“大兄无奕女”皆为少年,他们对雪的吟咏,一则说“ 撒盐空中差可拟 ”,一则说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,不管谁优谁劣,他们的活泼劲儿,是可喜的。这是思想的活泼。这也就是“公大笑乐”的真正原因。

鲁迅在《社戏》中也写道了几位少年。你看,“于是架起两支橹,一支两人,一里一换,有说笑的,有嚷的,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,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,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。”多年以后,鲁迅用浓重真挚的笔墨写下了这番情景,这是怀念儿时的朋友,更是怀念朋友们的活力与朝气。这是心态的活泼,精神的活泼。

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活泼少年吧: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李珊晴,热爱科学,善于从生活的小事中寻找灵感。看到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满场捡球,便制作了《乒乓球室内的自动捡球器》等等。他的作品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培源奖。扬州育才实验学校的张霁瑶,志愿加入校“红色讲解员”队伍,累计宣讲50余场,被称为宣讲红色故事的“小百灵”。金湖县育才学校的虞沈桦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从小跟随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学习莲湘、单人舞狮、打竹板等,成为多才多艺的非遗“小传承人”……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好少年。他们不做书呆子,不当做题工,以活泼泼的姿态,展示着新时代少年的智慧与才华。

我们常用朝气蓬勃、生动活泼来形容少年。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。活泼自当是中华少年应有的精神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