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高中作文 > 高考作文

从问号到叹号

时间:2024-11-11 09:24:50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、人工智能的应用,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。那么,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?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谁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
       科技迭代,未来已来。互联网的普及,人工智能的应用,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、生活方式。我们每天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的距离,可能长过双脚走过的步数。

  你看,ChatGPT 横空出世,思维敏捷,对答如流,替人捉刀;百度“文心一言”等接踵而至,有问必答,无所不能……遇事不决问百度,万事万物皆可AI……只需手指轻轻一点,便可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于是很多人认为,人工智能时代,问题越来越少,甚至没有问题。
  果真如此吗?人工智能纵然再有能耐,但始终是缺乏温度的机器、钢铁和元件,而智慧、思想、情怀,来自生命与人生,成于体验、学习、思考、创造。互联网与人工智能,小小的芯片,存储了海量信息,对答如流,令古往今来的博学大儒也难以望其项背,但人工智能能够回答的问题,多为前人已有的知识,多为常识,不啻“巨大的硬盘”和海量信息的图书馆,无法获取新知,与思考、探索、发现无缘。
  可怕的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,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。很难想象,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,问题越来越少,甚至没有问题,该是怎样可怕的光景?智能算法会控制你还是解放你?
  对这些时代之问,我们在乐观以待的同时,也应秉烛忧思。倘若孩子们,不再有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不再有异想天开的甚至脑洞大开的问题,不仅伟大的孩提王国正在沦陷,而且想象力、创造力也正在泯灭。
  倘若新时代的文人学者们,不再有“彼苍者天,曷其有极”的仰头长问,不再有“横渠四句”那样的灵魂拷问,不再有“生存还是毁灭,这是个问题”的终极追问,而是从互联网中寻章摘句、复制粘贴,或以AI代写论文,又怎能砥砺才干,经国济世?
  因此,生活中、学习中,我们当庆幸无尽、无数的问题缠绕、困扰你。问题使你在愤悱之中,寂然凝虑,沉潜思考,求知日新,博学多才。科技进步、人类社会发展亦然:正是人们对浩瀚苍穹的叩问,才有了“羲和”“祝融”等洋溢中国式浪漫的大国重器;正是因为对“觅渡觅渡渡何处”的历史之问,才有南湖烟雨中的小船,井冈山的星火,和春天里的故事;正是因为“泱泱华夏,何以中华”的时代之问、未来之问,才有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……而这些,都是互联网、人工智能无法回答的。
  只有用如炬的目光、精思的大脑、笃行的脚步,才能回答。人类前行的历程,就是从问号到惊叹号的过程。无数问题,寄寓着憧憬,承载着梦想,启迪召唤着人们格物致知,穷原究理,将一个个问号变成一个个圆满的句号,乃至惊叹号。
  “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,而是不会学习的人。”没有问题,就没有求知欲,学习力、思考力就会钝化乃至丧失。当做乐学善思者,对问题好之乐之,不断精进自我。
  不管人工智能的答案如何丰富,都永葆有可贵的好奇心,以问题驱动思考,才能佩戴“人”的勋章,不沦为“物”的仆从,才能解决一个个历史之问、时代之问、未来之问。